浸泡在《Mellow Waves》的白日夢裡,開展Cornelius所賦予的魚鰓暢快呼吸

photo-SQS_DK_lazercake_0163.jpg

如果喜歡日本音樂,錯過了Cornelius (コーネリアス) 小山田圭吾(Keigo Oyamada),絕對是活著的遺憾之一。西方與東方熔鑄又具備流行文化元素的「澀谷系音樂(Shibuya-kei)」,是日本搖滾樂的一項指標,小山田圭吾被譽為傳奇製作人,也是日本音樂的九〇年代代表。曾與小澤健二組成可愛美少年團體Flipper’s Guitar聞名, 1993年,小山田圭吾以Cornelius (命名源自《人猿星球》Planet of the Apes的黑猩猩角色 )之名,創作個人獨立搖滾及實驗電子作品。

螢幕快照 2018-06-17 下午7.52.09.png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小山田圭吾的作品,混合迷幻、爵士、soft pop、 lounge、 以及英國indie pop ,清新飄渺的聲音與大量合成器構成多元混音風格,1997 年發行後現代的澀谷系代表專輯《Fantasma》,被外媒譽稱「日本Beck」。其後《Point》與《Sensuous》發行後,小山田圭吾一直活躍於音樂產業,與眾多知名音樂人如阪本龍一、Beck、Blur、Sting、Sketch Show、Manic Street Preachers、Arto Lindsay、Coldcut、High Lammas、K.D LANG、Kings Of Convinience、Moby、Psstels、U.N.K.L.E合作,也與日本電子音樂先驅前輩高橋幸宏等人共組METAFIVECornelius之名便多年無新作品問世。直到2017年,終於推出睽違十年多最新專輯《Mellow Waves》,迷幻而乾淨清脆的音色、清新的唱腔,搭配日本銅版藝術家中林忠良的作品為封面設計,高藝術質感的動畫MV,組構聽覺與視覺感官的泡泡式水域,聽眾浸泡在其間閉氣,透過Cornelius賦予的腮自在地來場白日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METAFIVE,專輯封面由藝術家五木田智央Tomoo Gokita所繪製)

 

MPW2540_A088-090_E007.jpg

《Mellow Waves》專輯封面為日本銅版藝術家中林忠良作品
01.あなたがいるなら If You’re Here
02.いつか / どこかSometime / Someplace
03.未来の人へ
04.Surfing on Mind Wave pt.2
05.夢の中で
06.Helix / Spiral
07.Mellow Yellow Feel
08.The Spell of a Vanishing Loveliness
09.The Rain Song
10.Crépuscul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收錄在《Mellow Waves》專輯中的《あなたがいるなら If You’re Here》,夜裡瞬間靜止的時間、空間裡,電子節拍如懸浮微粒,解構又重組,柔和哀愁的音色伴隨波動如水草般流動醇靜,聽眾跟著倒溢出的咖啡液體、香菸、貌似象徵物品的項鍊在歌曲中漂浮思念,同時也在畫面中作夢,進入一個又一個層次的水域中,其中的畫作更是讓觀者回味無窮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《The Spell of a Vanishing Loveliness》)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The Spell of a Vanishing Loveliness》、《夢の中で In a Dream》,及《未来の人へ Dear Future Person》,超現實的動畫,不但迷幻飄渺感十足,更具備日本式可愛存在主義。在《Mellow Waves》專輯介紹中,提到本張專輯與許多國內外音樂人合作填詞獻聲,是小山田圭吾多年來在樂壇作為的整合,也是一個全新階段的展現,在《The Spell of a Vanishing Loveliness》中,英國Lush樂團Miki Berenyi 跨刀合作的填詞獻聲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其他曲目,《The Rain Song》的實驗碎屑墜落音色,風鈴般鼓譟的高頻率聲響,烘托不斷堆疊冒出的「ぽつ ぽつ ぽつ ぽつ ぽつ ぽつ」,構成一個舞台劇般的畫面,45度角打入幾何雨絲,滿天的細碎的歌聲變成某種熟悉的氣味,將聽眾的心帶領到另外一個地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《Mellow Waves》絕對是適合喜歡實驗電子樂、迷幻搖滾、視覺藝術的聽眾們,一聽再聽的專輯,讓靈魂呈現迷走姿態,如同浸泡在水底飛行,抽離真實空間任由自我想像替換時空。每一個聲音與視覺的呼應都值得細細咀嚼,正是Cornelius迷人所在!

 

文字作者|葉巽 Xun Yeh(Emi Yeh)

圖片出自Cornelius官網

廣告

謝震廷《查理》:歌頌最迷人,卻也殘酷的生命課題

32510406_800_800

《查理》的原型來自小說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中的主角查理,故事講述一名天生的智能障礙者,每天的生活都像孩子一樣快樂,唯一願望就是想變得聰明,卻在做了人體實驗,成為人造的天才之後,瞭解了世事難堪,以前的朋友回想起來都不再像朋友,曾經的快樂、單純,全被世故、猜忌取代,眼裡不再泛出純潔的光芒。

而這張專輯的概念,就是謝震廷在查理身上看見的,自己的倒影。從小出名的壓力,讓他的成長痛比其他人更加加劇,只能將他的心情訴說在歌裡,而音樂是他唯一的生活動力。《查理》更是他希望帶給無論身在何處的查理們,即使我們都多少學會了世故,也不要忘了自己原本眼裡的光。(延伸閱讀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:智慧與幸福的兩難

聽謝震廷的演出,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,無論歌唱或說話,他的聲音總柔中帶剛,眼神只有誠懇和誠實;還有他時而暴力卻永遠不失溫柔的吉他聲和嗓音演奏出的吉他旋律,時而行走,時而低喃,時而鏗鏘怒吼,與謝震廷的歌聲相輔相成,有如最完美的搭檔,沒有人能將他和他自己拆散。

猶如置身遙遠的東京車站,身歷其境的環境音之後,接著聽到的是溫柔的吉他前奏,聲音從外在往內在,帶著聽眾一起旅行。

「讓迷路帶給我,意外的收穫。」

謝震廷曾在演出中提到,在籌備專輯的時間,他曾經去環島一趟,也去過了東京,歌曲前奏的環境音就是他親身所經歷時錄下的。

「這世界如果有一個盡頭 ,不在你心中;說不定不在你心中,所以天如此遼闊。」在混濁的世界裡重新尋回自己的眼光,就從出走開始。

燈光這首歌曲,是謝震廷獻給離去的友人,許多歌詞聽起來也像是自己的反射。

「不想做太陽,我不想再逞強,我只想做你的燈光。」

這個世界是如此叫人疲累,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無數熟悉或是陌生的臉孔,然而我們還有沒有力氣,去好好對待自己重視的人事物,更甚而,好好面對自己?

如果說時光真的能夠回放,能不能不要逞強,只做一盞燈光,照亮足夠照亮的人們。
《燈光》一曲中,讓主唱和合聲交換位置形成的特殊聲響,一氣一息都如耳邊呢喃,直接唱進心坎裡,這是來自謝震廷最誠心的道別。

然而這首歌在金曲獎最佳新人演出後,成為許多樂迷重新認識謝震廷的第一首,反而成為謝震廷新的開始。

一切都是關於失去。

這是一首唱著思念和孤獨的歌,是個試圖在被遺棄的荒涼之中,對自己,也對那去了遠方的人,訴說一點心事,卻努力只說到點到為止,因為想念太深,卻不想再沉溺於悲哀之中。

「卻不想再殘忍地,提醒自己,我的生命,你提早離席。」

明明是令人失眠痛苦的情緒,卻是他整張專輯中,幾乎最安靜的曲子。曾有種關於電影的說法,能夠只讓觀眾落下一滴眼淚的,就是最感人的電影。不需過多,反而是好好地唱,慢慢地訴說,最感同身受。(延伸閱讀:李屏瑤《無眠》:「也許是這個世界不夠好,留不住那麼好的人」

如泣如訴,比起大雨淋漓,才是最暴力的溫柔。

電吉他得意地進場,唱過了情歌,謝震廷開始剖析另一面的他自己。

一邊聽著他已經純熟的唱腔,搖擺的節奏和Rap,彷彿看見那個在歌唱比賽裡充滿活力的男孩,只是現在唱著不只是當年那股熱情,更多的是笑看生活中的感慨。

吉他緩緩流瀉出小調和弦,大提琴跟著唱起詭譎旋律,而顫抖的歌聲浮出。霎時,他出場,說他不願意再受控,他要撒手交出心臟,要主宰他付出的愛。

愛,多麼複雜的情緒,全揉和成一聲吶喊,陷在愛中的人們總寂寞得歇斯底裡,盲目又莽撞,不知道是痛苦亦或是樂在其中。我們在音樂裡聽見謝震廷剖開了他的胸膛,將深埋其中的人性以歌曲的形式赤裸地暴露。(延伸閱讀:《愛的流放地》:比童話故事還純潔的終極之愛

對於藝術家來說,最困難的課題便是自我揭露,然而謝震廷從專輯概念就選擇了這個最迷人,卻也殘酷的命題,而結果就如人們聽見,是一首首揪心入骨的傑作。

「獻給世上每一個查理,這是你(們)的同名專輯。」

聆聽更多謝震廷:FacebookYoutubeStreetVoiceKKBoxINDIEVOX
——
Credit——
撰稿 / 再見阿毛
 謝震廷《查理》:歌頌最迷人,卻也殘酷的生命課題